首页 > 法治先锋 > 内容

倾心倾力促和谐——记通城县麦市镇麦市村调委会主任葛书爱

 通讯员 卢华 王琛
  在通城县麦市镇麦市村,有这样一位村干部,为解决错综复杂的矛盾纠纷,他走穿鞋底,磨破嘴皮;面对日复一日的调解劝和,他充满毅力,持之以恒。他就是该村调委会主任葛书爱。

  今年53岁的葛书爱当过厂长,做过生意,2002年开始从事基层工作。作为村调委会主任和镇调委会首席调解员,葛书爱每天都会与各种各样的纠纷打交道,多年下来,积攒了丰富的调解经验。

  “他做事认真负责,又能与大伙打成一片,我们拥戴这样的干部。”当地村民对葛书爱赞赏有加。

  有一次,一起家庭纠纷事件落到了葛书爱的案头。村里一农户家中,年轻的上门女婿不幸患了严重的风湿病,行动不便,受到岳父、妻子的嫌弃,家庭矛盾日益激化。

  葛书爱主动与这位岳父取得联系,先后4次上门走访,在心贴心的沟通交流中,逐渐让一家人学会面对现实,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在葛书爱的努力下,一家人冰释前嫌,消除隔阂,恢复了往日的一团和气。

  “缓和、处理矛盾纠纷对一个地方的安定团结来说十分重要,小矛盾不解决好,就会激化变大。”葛书爱说,“在调解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原则,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

  麦市河的河西住着麦市村四个组的1500多人,2011年的“6·10”水灾,将村民赖以过河的桥梁冲毁。

  事后,镇政府决定在十字街建一座新桥,但老百姓不同意,希望在原址上重建,还自发组织200余人,到镇政府大院进行诉求。

  面对这种形势,葛书爱冷静思考:十字街地处繁华路段,在这里建桥很有必要,能带动河西进一步发展;老百姓的话也有道理,他们已经习惯了原先的那座桥,方便出行。

  怎样才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经过商议,葛书爱提供了一个双赢方案——十字街的桥继续建,在老桥原址上一定要再建一座新桥。

  这个方案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拥护。为了给新桥建设募集资金,葛书爱到民营企业寻求资助,老百姓也自发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如今,两座大桥解决了三个村1.5万人的出行问题。

  “每当解决了一件纠纷事件,我都会感到欣慰,因为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葛书爱说,自己会坚持做好调解工作,为麦市的和谐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为见义勇为者点赞
下一篇: 情法同行育桃李——记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个人、崇阳白霓镇中心小学校长吴国辉

咸宁市委政法委、咸宁市法学会主办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市政府大楼805    邮编:437100    办公电话:8126037

鄂ICP备17016068号          

鄂公网安备 42120202000182号


Copyright 2012 www.xnfxh.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咸宁市法学会 © 2017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