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法学会按照咸宁市法学会和通城县委的工作要求,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健全制度机制,提升服务质效,努力在政治引领、法治宣传、法治实践、法学研究和法学交流等方面发挥有效作用。
把好主航向,政治作用有新发挥
通城县法学会始终把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第一要务。
一是领导带头宣。通城县委副书记、县法学会会长张胜率先在瀛通公司作了以《凝心聚力跟党走、团结奋斗新征程、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瀛通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为主题的宣讲报告。同时,他还利用县政法干部轮训班的契机,向政法各单位干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宣讲;深入县委政法委所牵头联系乡镇塘湖镇、所驻点村(社区)南虹村、大埚村、和平社区等地开展了贴近实际的宣讲共计12场次。
二是会员融合讲。通城县法学会部分骨干会员把二十大精神融入到自身工作中,共开展了宣讲活动36次。政法系统会员还结合“平安咸宁全域提升”和“一下三民”活动,将二十大精神带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农村社区等广大群众中去。
三是全员主动学。通城县法学会组织全体会员236人次参与网络视频讲座等专题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政治引领促进了广大会员的政治自觉。
谱定主旋律,学会影响有新赓续
通过2022换届工作,通城县法学会机构逐步完善。2023年,县法学会通过发展会员,建强阵地,创新工作模式,机构得到进一步加强,会员队伍进一步壮大,影响力进一步发挥。
一是精益求精发展会员。2023年来,通城县法学会主要从政法单位、律师群体、企业法务工作者中发展了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新会员,进一步充实了法学会队伍。全县会员达426人,涵盖了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部分民营组织。
二是互联互通建好阵地。通城县法学会充分结合县乡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全覆盖并实体化运行,在县综治中心设立法学会会员之家,在全县11个乡镇综治中心全部设立了会员工作室,广泛开展了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
三是把诊问脉化解积案。通城县法学会组织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部门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对多年疑难案件、信访积案从法律角度进行研判分析,出具法律意见书,为有效化解纠纷矛盾提供智慧支撑。
四是“首席”作用有效凸显。通城县法学会聘任全县30名政治过硬、业务熟练的会员为县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服务“四个重大”同时,进驻县综治中心协助县委、县政府领导参与信访接待、法律政策解答等工作,有力地推进了法治化建设和平安稳定工作。
五是服务大局体现担当。在全县的工程项目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应急处置、维护社会稳定等事项中,广大法学会会员体现了应有的担当作为。该县某村村民邱某某因土地纠纷多次信访,村、镇以听证会等方式进行调解仍无果后,驻村法律顾问、法学会会员律师主动参与,多方调查取证,并出具了严谨的《法律意见书》,受到了当地干群的一致好评。
守牢主阵地,法治实践有新成效
近年来,通城县法学会积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普法宣传和法律实践活动,全力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一是持续深化“青年普法志愿者基层行”活动。每年通城县统一启动“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青年普法志愿者还通过“平安屋场会”“隽法·护蕾”等项目,组织开展下基层法治文化宣传活动,2023年参加群众3.1万余人,发送相关法律宣传资料4600多份,现场调解纠纷9起。
二是持续深化“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活动。通城县法学会配合平安校园建设,选配青年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司法干警担任全县93所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在全面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好法律进校园工作。2023年10月24日,通城县检察院与县一中联合举办“花开有时令,读书在青春——‘送法进校园’活动”,县法学会副会长方金标带领2名青年检察官,结合高中学生日常实际学习生活,为全校3000余名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三是持续深化法治示范点创建活动。通城县法学会会同县司法局打造完善五里镇尖山村、大坪乡内冲村、北港镇横冲村、塘湖镇南虹村、大埚村、荻田村及通城三中等法治宣传主阵地,助力县域治理现代化。其中,尖山村、内冲村、荻田村的引领效应受到了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是持续深化法治通城平安通城宣传活动。2023年12月4日,通城县法学会协同县依法治县办公室,在银山广场开展了“宪法日”宣传周活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出席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维护了宪法的尊严和权威。联合县委组织部,将反有组织犯罪法学习列入全县支部主题党日学习内容;利用村村通广播、应急云广播宣传该项法律知识,做到家喻户晓。通城县法学会还与县委政法委牵头组织政法单位拍摄政法工作宣传片《忠诚担当铸平安》,很好地宣传了通城平安法治工作成效;联合县文旅局编排平安法治宣传送戏下乡演出60余场;印制全县平安法治宣传册3万册,法治通城、平安通城建设工作深入人心。同时,通城县法学会发动政法各单位以发放书籍、宣传册,组织问答测试、“平安屋场会”等形式将民法典送入乡村,引导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遇事找法的好习惯,让“信访不信法”的落后观念逐步成为过去式,努力为乡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五是持续深化“双百”通城专场活动。通城县法学会每年组织湖北省“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通城专场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法治专题学习会议,2023年聘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战略研究所所长、教授戚建刚作题为《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全面依法治国学习纲要》的主题报告,反响良好。
锚定主梁柱,法学研究有新发展
通城县法学会结合县域实际,积极组织相关法学法律工作者开展学术研讨工作,进一步繁荣了全县法学文化。
一是积极开展专项课题选题活动。在2023年度“湖北省社科基金法治湖北专项课题”选题活动中,通城县法学会组织水利等相关部门专业人员开展调研活动,结合通城实际,提出了《对流域综合治理与“四化”同步发展法治问题开展研究》的选题,上报湖北省法学会课题库。
二是积极参与论坛研讨活动。通城县法学会组织会员深入调研,参加第十三届“法治湖北论坛”,撰写了较高质量的研讨文章《浅谈依法依规强化河湖管理》。同时,参加十六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研讨活动,组织会员撰写推送调研文章《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法治保障》。
三是积极组织主题征文活动。通城县法学会参与第三届“苏区法制研究论坛”征文活动,组织会员撰写《苏区红色文物法治保护研究》征文。参加了第二届长江大保护司法论坛主题征文,县人民法院课题组撰写的论文《长江大保护司法协同与综合治理研究》荣获优秀征文奖。(胡金海)
上一篇:
赤壁市法学会组织法学会员参与晚会普法
下一篇:
通城县举办湖北省“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通城专场
咸宁市委政法委、咸宁市法学会主办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市政府大楼805 邮编:437100 办公电话:8126037
鄂ICP备17016068号鄂公网安备 42120202000182号
Copyright 2012 www.xnfxh.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咸宁市法学会 © 2017 版权所有